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的影子,小到塑料水杯、塑料保鲜盒、塑料脸盆、塑料椅凳,大到汽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甚至飞机和宇宙飞船上,都离不开塑料。近年来,全球塑料行业稳健发展。尽管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和各国政府部门出台的限制性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塑料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这也倒逼行业内企业加快环境友好型塑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进程,从长远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纵观行业2024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虽然下行压力犹存,但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内需的恢复与外需的回暖为行业经济的持续复苏奠定了基础。2024年中国塑料行业的总体表现尚佳,就月度产量而言,除年初出现较大波动外,随后各月份的产量走势逐步保持稳定,波动维持在较小幅度,从下半年开始,产量开始出现显著增势,特别是8月份产量同比增长6.2%,随后各月增速虽有所收窄,但依然凸显出行业积极向好的发展势头。1-11月塑料制品产量达6986.6万吨,同比增长3.3%,规上企业营收2.03万亿元,同比增长4.0%。这一年,塑料行业产量从下半年开始一路“狂飙”,后续增速虽有变化,但发展势头超猛!
与此同时,塑料行业产量的积极向好同步带动了行业效益的不断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前三季度,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7%。规模以上企业达22946家,数量持续增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不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虽稳步增长,但资产增幅略微低于负债增幅,这说明行业资产的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加强。此外,前三季度行业库存同比增长6.1%,市场有效需求仍需提振,企业当前的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行业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5.3%,亏损额同比增长15.5%,如果需求端持续承压,行业景气度亦将处于低位。
受国际市场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尽管行业当前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但我国塑料制品出口仍具较强韧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塑料制品出口额92.1亿美元,同比上涨3.8%;进口额14.3亿美元,同比上涨0.2%。1—11月塑料制品出口总额958.0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进口总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4%,贸易顺差795.9亿美元。
随着国家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对于当前下行压力较大的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将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当然,为进一步改善行业运行态势,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举措外,行业企业自身更需要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行业竞争力。当前,行业产品产能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矛盾长期存在,低附加值产品居多,低端产品易陷入无序激烈竞争,部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国产替代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有待提升等问题仍需解决。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虽超过2万家,但行业主体是中小企业,行业综合发展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功能高分子塑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5%,其中新能源汽车与医疗器械需求贡献超40%增量。
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CR5企业市占率约35%,外资品牌仍主导高端领域(如医用高分子材料),但本土企业如金发科技、普利特加速技术突破。
产业链协同:上游原材料(如聚醚醚酮、碳纤维)国产化率提升至70%,但高端添加剂仍依赖进口;下游新能源与生物医药领域需求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文章内容同步于 “塑粉链” 公众号,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还有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