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万象新,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的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跃动着蓬勃生机。满载原料的卡车在园区穿行,生产车间里机械臂划出流畅的工业弧线,叉车托举着成品往来如梭......
2024年收官之际,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交出一份耀眼成绩单:61家规上企业强势突破百亿大关,113.71亿元工业总产值同比激增57.52%,实现“百亿级园区”历史性突破。
其亚贵州集团有限公司航拍图。(凯里市委宣传部供图)
数字跃动的背后,是凯里市在"富矿精开"战略上深耕工业,在丰富矿脉上结出的累累硕果。平均品位高达98%的3.28亿吨玻璃用石英砂,与50亿吨石灰石、100亿吨白云石共同构筑起"玻璃制造"及铝加工产业发展的基石。
走进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点石成金”在这里上演。2023年底,全省首条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在黔玻永太点火,智能化设备24小时运转,填补了省内大型光伏玻璃生产空白。
2024年,企业实现总产值14.85亿元。二期项目和三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实现60亿元以上。
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玻璃生产线。(戴正国 摄)
产业升级的齿轮加速转动,园区内的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日熔化量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2024年已完成3.6亿元产值。
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贵军介绍,目前,二期两条日熔化量600吨本体着色在线镀膜浮法玻璃生产线正在积极筹备。
“目前,园区已聚集玻璃关联企业20户,已初步形成矿石采选、玻璃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经企局局长王辰城说。
文章内容来源于石英产业、贵州日报,文中涉及信息仅供参考,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